
實驗室凈化
實驗室凈化中研究公共交通空氣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0-12-22 瀏覽次數:2126
現階段公共交通設施上的空氣凈化系統普遍存在著凈化手段單一的問題,潤德凈化表示,通常意義上的空氣凈化一般分為兩種,消毒除菌,消滅有機有害物質的實驗室凈化系統和過濾灰塵,吸附有害氣體等無機物質的過濾及空氣凈化系統。雖然兩種系統有很高的通用性,但單一方式的空氣凈化也存在一些問題。

1)如城市軌道系統上依靠回風和新風來使空氣流通,并附加濾網過濾的傳統過濾方法,在開始使用的一段時間之后就會產生附著在過濾網上的冷凝水,這會使得過濾網上滋生各種細菌、霉菌等會對車內空氣造成二次污染且極難清除的物質。
2)利用臭氧離子或光觸媒凈化系統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實驗室凈化過程中,低濃度的臭氧的確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但如果臭氧的濃度過高,又會對車內人員的健康造成損害且會對空調系統造成一定的腐蝕,而光媒消毒系統又有著覆蓋面積小、持續時間短,且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不適宜運用在人員密集的場所使用。實驗室凈化期間,在人員密集的公共交通設施當中,單獨強調一種空氣凈化措施,不但無法達到有效地空氣凈化目的,還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
1.檢測條件不足導致無法驗證環境內空氣是否符合標準傳統的實驗室凈化設施由于吸風組、控制電路、空氣過濾器、空氣質量傳感器依次布置于車廂頂端,難以精確測量車廂內的空氣質量,如何測量車廂內空氣的平均質量,這一點有待科技進步。
2.公共交通設施空氣質量無法保證
由于節能減排、舒適隔音、防塵以及減小風阻等要求,普遍設置成密閉度較高的結構,但這便使得車內空氣質量難以提升,由于實驗室凈化換氣系統設計的初衷旨在吸進新鮮空氣以替換車內舊的空氣,這種不完全循環的換氣方式,很難將車內的空氣完全替換為干凈清潔的空氣,而只能做到稀釋舊有污濁空氣的作用,很難將病菌等對人體造成損害的物質完全清排干凈,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實驗室凈化工程中設備要達到衛生部消毒管理規范所提出的最低標準10 000μW·s·cm-²輻射劑量,所需要的通風管道最少要達到28 m的長度,并且需要配置114支30 W的c波段無臭氧紫外線燈才能達到。潤德凈化表示,實驗室凈化中要達到這一標準單靠空氣循環設施是很難辦到的,就算能夠做到,其成本也難以估量。
相關閱讀
Top↑
濟南潤德醫用工程有限公司 魯ICP備2023010416號 公安備案號:魯公網安備37011302000446號
CTRL ALL Rights 2023 Reserved 技術支持:潤德醫用工程網絡部 網站地圖 | XML